安裝 Linux


規劃

和其他任何系統安裝一樣﹐事先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們在安裝Linux之前﹐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拿它做什麼用途﹖網路IP範圍如何﹖要不要劃分子網路﹖各主機的名稱和IP是什麼﹖硬體是否支援(如跑Xwindows要確定顯示卡可以支援﹐網卡也應該找些比較普通型號的)﹖等等。關於 RedHat Linux 的硬體兼容清單可以從 http://www.redhat.com/support/hardware/ 獲得。

另一個常要考慮的題目是﹕如何劃分硬碟﹖如果您要跑多重系統的話﹐這是非常重要的﹐因為硬碟一經劃好﹐以後要重新劃分就非常頭痛和冒險的。

在此例中﹐我們使用的IP為一個C級私有位址﹐網路ID為192.168.0.0﹐沒有劃分子網(使用24bit netamsk)﹐設定domain為siyongc.domain(沒用向NIC註冊)﹐Linux主機名稱為redhat52﹐分配IP為192.168.0.17﹐用來跑DHCP、DNS、WWW、FTP、NEWS、MAIL、等服務﹐並且會作為gateway供內部網路上internet。

也打算安裝Xwindows﹐顯示卡型號為NeoMagic的neomagic 128XD(晶片組為MagiGraph NM2160)﹐尚被支援。

還有一張SCSI卡﹐是Tekram的DC-310(晶片組是Symbios的NCR 53C810)﹐也屬被支援之列。

使用的網卡是Winbond的W89C940F﹐屬於非常低檔的PCI網卡﹐但勝在容易安裝。如果您使用螃蟹卡(Realtek)的話﹐也是非常好裝的啦。

硬碟為4.0GB﹐將會劃分2GB來裝NT系統﹐還有118MB作為Linux的Swap分區﹐餘下的給Linux的系統分區。當我們開始玩 Linux 的時候﹐先劃分單一分區給 Linux 好了。等以後有經驗了﹐可以多切幾個﹐分別給 /、/boot、/usr、/home 等目錄劃分各自分區。這樣如果系統要是意外掛掉﹐收復起來也容易些。假如您現在不知道我說什麼﹐儘可以不理﹐等將來您對 Linux 有心得了﹐提出的建議可能比我這裡的更好呢﹗

如果您的硬碟很大的話﹐(如超過8GB)﹐在計劃的時候要注意 1024 磁柱的問題﹐也就是說﹕不要把 Linux 的啟動區裝在1024磁柱(大約8.3G)之後。

準備安裝

如果您的機器可以用光碟開機﹐就簡單多了﹕

  1. 當開機的時候按‘DEL’鍵(不同的主板或許不同)進入BIOS設定
  2. 轉到BIOS FEATURES SETUP下面之Boot Sequence
  3. 按Page Up或Page Down將CDROM設定在前面
  4. Esc退出
  5. 然後Save and Exit

如果您的機器不能用光碟啟動﹐同時又沒有DOS啟動盤和光碟驅動程式﹐(一句話﹕您除了進入Windows之外﹐就不能使用光碟機了)﹐您就要為你的機器裝備一張Linux的安裝啟動盤了。步驟是﹕

  1. 先進入Windows﹐然後轉換到DOS模式
  2. 轉到光碟磁碟代號﹐如D﹕
  3. 切換到dosutils目錄
  4. rawrite.exe
  5. 輸入來源路徑﹕d:\images\boot.img
  6. 輸入目標路徑﹕a:
  7. 按提示完成製作

如果您的機器需要在安裝過程中使用到PCMCIA設備﹐您就要為您的系統裝備一張Supplemental Disk﹐方法和製作Linux開機片差不多﹐唯一不同之處是﹕來源路徑選擇d:\images\supp.img。

由於我們打算安裝NT﹐所以將硬碟用FAT16劃分出一個2000MB的分區。餘下的不做任何設定(也就是讓其成為Free Space)﹐同時將C﹕設定為Active。(如果您不會做的話﹐請參考“電腦基礎”裡面的‘電腦安裝DIY’之“硬碟劃分”)

進行安裝

如果您可以在DOS模式下使用光碟機﹐但您的光碟卻不能夠用來開機的話﹐那麼﹐您可以在DOS下進入:\dosutils目錄﹐然後再輸入autoboot 就可以啟動安裝了。

這裡﹐我們是用光碟開機進行安裝的﹕

  1. 當您看到第一個“Welcome to Red Hat Linux”畫面的時候﹐按Enter就是了。
  2. 接下來的“Welcome to Red Hat Linux”畫面按OK。
  3. 在‘Choose a Language’畫面裡面選擇‘English’並按OK。
  4. 在‘Keyboard Type’畫面裡面選擇‘us’並按OK。
  5. 在‘Installation Method’畫面裡面選擇‘Local CDROM’並按OK。
  6. 見到‘Note’這個畫面的時候﹐確定您的Redhat 光碟在光碟機裡面﹐然後按OK。
  7. 在‘Installation Path’畫面裡面選擇‘Install’並按OK。
  8. 在‘Installation Class’畫面裡面選擇‘Custom’並按OK。在下不建議您選擇‘Workstation’或‘Server’﹐除非您不打算在您的機器上安裝其他系統了﹐盡管如此﹐在Redhat5.2的經驗中﹐選擇這兩項雖然能夠完成安裝﹐之後卻要用開機片開機﹐然後安裝lilo才能正常開機。(但還沒測試過RH6.0)
  9. 在‘SCSI Configuration’畫面裡﹐如果您的機器沒安裝有SCSI卡的話﹐選擇 NO 然後跳到步驟13。但在此例中﹐我們有張NCR53C810的SCSI卡﹐所以這裡選擇YES。
  10. 接下來的‘Load Module’畫面選擇‘NCR 53C8xx PCI’﹐然後按OK。
  11. 在‘Module Options’畫面選擇‘Autoprobe’﹐然後按OK。
  12. 如果您選擇的SCSI卡偵測不到﹐可以回去選擇另外的型號﹐或是回到上兩個步驟選擇NO。
  13. 下來的‘Disk Setup’畫面是要進行硬碟劃分的。我們先用‘Disk Druid’看看﹐如果不行﹐再轉向‘Fdisk’(我是比較喜歡用Fdisk的)。
  14. 果選擇Disk Druid之後﹐您會看到‘Current Disk Partitions’畫面﹐我們先選擇好您欲劃分的硬碟﹕
磁碟名稱 代表意思
hda1 第1個IDE 的 Master 硬碟之第1個partition
hdb1 第1個IDE 的 Slave 硬碟之第1個partition
hdc2 第2個IDE 的 Master 硬碟之第2個partition
hdd3 第2個IDE 的 Slave 硬碟之第3個partition
由於原來我們在劃分硬碟的時候﹐是先劃分出DOS分區的。所以﹐這裡我們選擇hda1﹐然後敲‘Tab’鍵將游標移到‘Edit’﹐然後Enter。
  1. 我們在‘Edit Partition: /dev/hda1’畫面裡面的‘Mount Point’輸入﹕/dos (別少了前面的“/”哦)﹐然後按OK。
  2. 回到‘Current Disk Partitions’畫面之後﹐選擇Add﹐再按Enter。
  3. 在‘Edit New partition’畫面﹐忽略‘Mount point’﹐在‘Size (Megs)’輸入118﹐跳到‘Type’並選擇Linux Swap﹐﹐再按OK。
  4. 回到‘Current Disk Partitions’畫面之後﹐再次選擇Add﹐按Enter。
  5. 在‘Edit New partition’畫面之‘Mount point’輸入“/”﹐忽略‘Size (Megs)’而選擇其下面的‘Grow to fill disk?’(敲空白鍵)﹐再按OK。
  6. 回到‘Current Disk Partitions’之後﹐您應該看到類似這樣的畫面
  7. 這次選擇OK﹐按Enter。
  8. 如果您沒碰到任何困難的話﹐請接到步驟41繼續﹐否則﹐退回(Back)至步驟13﹐選擇Fdisk﹐然後繼續下一步驟。
  9. 如果您不喜歡用Disk Druid的話﹐那麼您可以用fdisk。當看到‘Partition Disks’畫面的時候﹐選擇‘Edit’﹐然後Enter。
  10. 進入文字模式後﹐讓我們首先打“m”看看有什麼命令可以使用﹖(請看看﹕p、n、l、t、w 這幾個命令的意思)
  11. 接著我們打“p”看看硬碟的分區情況﹕
  12. 正如我們所見﹐除了一個FAT16的分區外﹐就什麼都沒有了。也就是最後的磁區代號為“1”。
  13. 此時﹐我們要為Linux建立一個primary分區﹐我們可以先用它來做Linux的swap分區﹐步驟如下﹕輸入n (new的意思)﹐接著p (primary之意)﹐然後輸入下一個分區號碼﹕2(磁碟上的第二個分區)﹐然後輸入第一條可用磁柱的位址﹕ 509(您可以從提示中的第一組數字中找到這個數值)﹐輸入大小﹕+118M (別忘了 + 號和字母M)﹕
  14. 接著我們為Linux建立Extention分區﹕輸入n﹐接著e (extention的意思)﹐然後輸入下一個分區號碼﹕3﹐輸入第一條可用磁柱的位址﹕539﹐和最後一條磁柱的位址﹕993 (可以從提示的第二組數字獲得此值﹐這和上面直接輸入磁區大小(M)有所分別)﹕
  15. 然後﹐我們將Linux的系統分區建立在extention上﹕輸入n﹐接著l (logical的意思﹐logical分區最低號碼為5)﹐由於我們打算將整個extention作為一個單一的分區﹐並不進行再劃分了﹐所以首尾磁柱和extention是一樣的﹕539和993。
  16. 到這裡﹐可以說基本對硬碟劃分完畢﹐讓我們再輸入p看看﹕

    您會看到hda2的檔案系統ID為83(Linux)﹐但並非我們所要的swap﹐所以我們要將之轉變檔案系統類型。
  17. 輸入l看看各種檔案類型(畫面)的號碼﹕
我們發現Linux Swap的號碼為82。
  1. 接著我們輸入t﹐輸入分區號碼2﹐和檔案系統號碼82﹕
  2. 如果我們再打p 的話﹐您就會發現hda2的檔案系統以及轉換成功了﹕
  3. 這時候﹐我們可以輸入w﹐將修改生效並離開。
  4. 回到‘Partition Disks’畫面﹐選擇Done﹐然後Enter。
  5. 雖然我們已經劃分好硬碟﹐同時也設定好檔案系統﹐不過﹐我們還得為Linux建立mount point。所以在‘Current disk Partition’畫面裡﹐先選擇DOS分區(hda1)﹐然後Enter。
  6. 然後在‘Edit Partition: /dev/hda1’畫面裡面的‘Mount Point’輸入﹕/dos (別少了前面的“/”)﹐然後OK。
  7. 回到‘Current disk Partition’畫面之後﹐再選擇Linux分區(hda5)﹐然後Enter。
  8. 在‘Edit Partition: /dev/hda5’畫面裡面的‘Mount Point’輸入﹕/ ﹐然後OK。
  9. 回到‘Current disk Partition’畫面之後﹐按Tab鍵跳到OK﹐然後Enter。
  10. 無論您使用Disk Druik還是Fdisk﹐都應該會來到這個‘Active Swap Space’畫面﹐按空白鍵選擇您剛才建立的swap分區就是了。如果您要檢查硬碟有否壞區﹐也可以一同選擇‘Check for bad blocks during format’(不過時間會長些)﹐然後按OK。
  11. 在‘Partitions To format’畫面裡﹐選擇您剛才劃分的Linux分區﹐然後按OK。
  12. 接著是‘Componets to Install’畫面﹐這裡包括了該CD所附帶的程式包。如果確實知道需要哪些程式﹐或者為了節省硬碟空間﹐您可以逐項選擇﹐(如果要更詳細的選擇﹐還可以選擇後面的‘Select individual packages’)。否則﹐如果您硬碟夠空間﹐又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些程式﹐或是不想花精神去挑選﹐那麼﹐最簡單的是﹕選擇‘Everything’吧﹗
  13. 下一個‘Install log’畫面裡面﹐別無選擇﹐只能OK。
  14. 如果您的鼠標不是非常特別的型號﹐通常都可以在‘Probing Result’畫面看到﹐按OK就是了。
  15. 接下來在畫面裡面選擇您的鼠標類型﹐如果您能找到確切的型號﹐就選擇它﹐否則﹐如果您用PS/2的話﹐就選擇‘Generic Mouse (PS/2)’﹔如果您使用serial的話﹐就選擇Generic Mouse (serial)’。
  16. 如果您的機器有網卡的話(當然有啦﹐否則待會怎麼玩Linux啊﹖)﹐那麼在‘Network Configuration’畫面按Yes。如果您只想用modem上網的話﹐可以選擇NO。
  17. 非常幸運的是﹐這裡使用的網路卡可以順利的在安裝過程中被偵測到。否則的話﹐我們就得跳到步驟52﹐在結束安裝之後再來想法安裝了。我們在‘Probe’畫面裡按OK就是了。(如果您不是很清楚自己網卡的型號﹐也可以選擇NE2000 and compatible或NE2000 PCI﹐再用Autoprobe碰碰運氣)
  18. 在‘Boot Protocol’畫面裡面﹐除非您連上的網路已經設定好DHCP或BOOTP﹐否則﹐使用Static IP adress好了。(我個人認為﹐如果您打算安裝的機器是用來跑伺服器的話﹐最好使用Static IP)
  19. 在‘Configure TCP/IP’畫面裡﹐我們按照預先規劃好的設定逐一填好‘IP address’、‘Netmask’、‘Default gateway (IP)’和‘Primary nameserver’﹐例如﹕
  1. 在‘Configure Network’畫面裡面﹐填好‘Domain name’、‘Host name’、‘Secondary nameserver(可以考慮您的ISP提供的DNS)’和‘Tertiary nameserver’﹐例如﹕
  1. ‘Configure Timezones’畫面裡面﹐按Tab鍵略過Hardware clock set to GMT﹐選擇好您所在的時區(例如ROC)﹐然後按OK。
  2. 您在‘Service’畫面裡看到的是開機時要啟動的服務﹐除非您知道哪些需要﹐和哪些不需要﹐否則不用理會﹐按OK好了。
  3. 如果您的機器連有印表機﹐您可以在‘Configure Printer’畫面裡面按Yes﹐否則按No﹐跳到步驟61繼續。
  4. 因為這裡機器是直接連接印表機的﹐所以在‘Select Printer Connection’畫面裡選擇Local﹐再按OK。
  5. 在‘Standard Printer Options’畫面裡﹐除非您確切知道如何修改﹐否則接受預設就可以了﹐然後按OK。
  6. 在‘Local Printer Device’畫面裡﹐除非您確切知道如何修改﹐否則接受預設﹐然後按OK。
  7. 接下來的‘Configure Printer’畫面裡﹐選擇好印表機的型號。這裡有點困難﹐因為清單中不可能包括所有型號的﹐您可以嘗試使用Postscript Printer或近似型號碰碰運氣。完成後按OK。
  8. 在‘xxxx printer(型號)’畫面裡﹐設定好‘Paper Size’和‘Resolution’﹐再按OK。
  9. 接下來的‘Verify Printer Configuration’畫面會將您的選擇和設定顯示出來﹐如果正確就按OK﹐否則按Back回去修改。
  10. 好了﹐在‘Root Password’畫面下面的‘Password’'輸入您選擇好的密碼(注意大小寫﹗)﹐在‘Password (again)’再輸入一次(一模一樣的)﹐然後按OK。(您一定要記好您的密碼﹐否則重新開機後您就進入不了系統了)
  11. 除非您了解網路上面使用的NIS系統﹐否則在‘Authentication Configuration’畫面不要修改任何設定﹐直接按OK則可。
  12. 強烈建議您在‘Bootdisk’畫面選擇Yes建立一張開機片﹗
  13. 接著將一張空白磁片放進軟碟機﹐然後在‘Bootdisk’畫面按OK。
  14. 下來是Lilo (Linux Loader)安裝﹐我們可以在‘Lilo Installation’畫面選擇/dev/hda﹐然後再按OK。
  15. 接下來的‘Lilo Installation’畫面裡﹐除非您有特殊設定﹐否則直接按OK就可以了。
  16. 在‘Bootable Partitions’畫面也是按OK即可。
  17. 當您能看到‘Done’畫面的時候﹐您已經完成安裝了。這裡要說的就是“恭喜您”﹗
  18. 接下來是Xwindow的設定﹐因為我想留待以後再討論﹐所以這裡不詳細列出步驟了。
    如果您使用S3 (如Trio 64)顯示卡和800x600螢幕的話﹐一直按Enter就可以完成設定了﹐只不過最後問您‘Would you like X to start when you reboot?’的時候﹐選擇No比較好些。
    如果您的顯示卡不是那麼容易設定﹐這裡隨便亂敲Enter都可以﹐反正以後還可以設定的﹐這不會影響系統運作的。

  19. 到最後﹐當然是重新開機啦~~﹗﹗

 

 


© 2000 Netman 網中人
Last Updated: May 17, 2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