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是我和 GoldenCat 在討論網務問題時的一封回信。希望能讓更多朋友正確認識 study-area 的網站性質。 ************* 老弟﹐ 先跟您道歉﹗或許大家在沒細心體諒之前﹐認知都有所偏差吧﹖如果上封信讓您覺得不好 受﹐我實在感到非常不安﹐也希望您能原諒。 說實在﹐我很喜歡交您這樣的朋友﹕就是不太拘謹﹐隨意則可。我自己也何嘗不是如此﹖﹗ 只不過﹐您說您不關心讀者是否對您有興趣﹐那是您個人的事情﹐然而﹐讀者可能真的感興 趣哦﹐這就不是你個人的事了﹐當然﹐您可以完全置之不理。再來﹐您說大家只關心我﹐而 你們是跑龍套的﹐這點恐怕不能接受。我在網站剛成立的時候﹐就邀請其它朋友的參與﹐可 惜﹐真正肯出來貢獻的人不多﹐所以才以為 study-area 是我自己一個唱獨角戲的情形。說 起來﹐老弟您才是第一個真正加盟和我一起並肩作站的朋友﹗非常感謝您在此期間所帶來的 鼓舞﹐也為後來的加入者開拓了氣氛。 這些成就﹐不是我一個人的。我也不覺得自己的名聲高到哪裡﹐離開了 study-area 圈子﹐ 誰認識 netman 呢﹖不過﹐和你一樣﹐這點我不在乎。反而﹐study-area 是否能夠更上一 層樓﹐卻是我非常關心、和在意的。說起來﹐study-area 是自己的一個理念﹕幫助那些真 需要幫助的學習者(玩家和不努力者不在此列)。既然大家都花了不少心血﹐把自己的寶貴經 驗分享出來﹐當然是希望越多人受惠越好。文章寫出來了﹐能夠加惠 10 人﹐為何不讓它加 惠 100 人呢﹖ 但要真壯大網站﹐單憑個人的努力﹐實在有限。所以﹐團隊式的經驗﹐是我打從一開始就有 的認識。也只有集眾人智慧一起﹐才有力量﹕一根筷子承受不了多少力道﹐但一捆筷子可就 不同了。尤其在這個日進千里的資訊年代﹐更顯得團隊的重要性﹕每個人只專長某一個面就 好﹐我不相信現在還能有八面玲瓏的高手(有也是怪胎)﹐集眾人所長﹐互補不足﹐這才是真 正的 power。 在交朋接友和切磋技術的過程中﹐我從來沒想到有什麼東西可保留的。因為﹐我覺得那其實 沒什麼意思﹕自己生來的時候就一無所有﹐到死去的時候﹐也帶不走一片雲彩。回首自己艱 苦走來的學習之路﹐真的希望其它朋友可以避開陷阱﹐少走冤枉道路﹐希望從自己的經驗 中﹐幫助他們更好、更快的成長。也只有這樣﹐我們的社會﹐我們的科學才會進步得更快。 (是否說得太形而上了呢﹖:) 我們不是都在擁抱 open source 嗎﹖Linux 的精神就是 open﹗那為什麼不先 open 自己﹖ 除了技術﹐個人的背景經歷﹐也是可以 open 的。我始終相信一個交朋友的定律﹕要別人相 信您﹐先將自己 open 出來。所以﹐不是說老弟你是否在乎別人對您有沒有興趣﹐先將自己 open 出來﹐才能讓大家有認識您的機會。 至於您說 study-area 的形象策略﹐我不否認很多人只知道網站是 netman 的個人網站。但 我也逐漸的﹐從越來越多來信中﹐發現人們從稱呼‘您’換為‘您們’了﹗我覺得要轉換這 個形象﹐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。但﹐如果我們團對中的成員﹐本身都不當 study-area 是一 個團隊﹐還停留在 netman 個人身上﹐那﹐我想﹐要轉換這個形象的時間將要拉得更長。老 弟舉了 Linus 來做例子﹐那是因為他事實上真的沒有開放 kernel 的終審權之故。然而說 實際的﹐在 kernel 的核心團隊中﹐對 Linus 不滿的大有人在。我們之所以會將 Linux 和 Linus 連在一起﹐是因為我一開始就被告知﹕這是 Linus's Minux 的緣故。但對於新接觸 Linux 的朋友來說﹐您如果告訴他 Linux 不只是 Linus 個人的﹐他也同樣深信不疑。其它 例子﹐如 GNU 也是如此。大家在推廣 study-area 的時候﹐如果說那是 netman 的﹐那人 們就只以為這是個人的網站﹔但如果大家介紹說那是 study-area team 的﹐認知上就明顯 不同了。 Okay﹐老弟﹐我的意思就這樣﹕study-area 是大家的。有誰願意出來 take place netman﹐儘管站出來﹐只要我看到您付出的努力在我之上﹐我全力支持﹕study-area is not netman's own! 假如大家有各自的網頁文件﹐我希望儘量放在 study-area 上﹐我們好不容易才做了整合﹐ 為何又要分散﹖難道﹐大家還覺得網路上的 web site 還不夠多嗎﹖我覺得﹐對絕大多數 enduser 來說﹐技術文件不是不夠多﹐而相反是太多了﹗都不知道去哪裡找才好﹐最好有一 個 one-stop 的技術入口網站﹐study-area 正努力朝這方向發展。這個目標﹐就是大家要 共同努力之處﹐光 netman 自己一人﹐絕對沒辦法做到﹗ 我們這裡強調的就是‘技術’﹐想要在網路上成功的維護一個網站﹐就必須有自己的特色 (無特性寧願不做﹗)。所以﹐我們的特色就是‘技術’﹐除此之外﹐別無其它。看新聞﹖聽 八掛﹖口水戰﹖破解檔﹖找序號﹖聊天室﹖一夜情﹖.... 這些我們都沒有。不要學人家企 圖 everything﹐專注我們的特色就好了。而這個﹐也正是最符合我們的維護成本的﹕有時 間多寫點﹐沒時間可以不理。如果每天都需要一個人在上面收集新聞﹐整理文章﹐那不是我 們目前的經營模式: Are we ready for bussiness, or just for fun? 我們看到了外面的需求﹐也建立了自己的特色﹐已經成功一半了。剩下的就是 content 和 我們的努力了。大家加油吧﹗ 撇開形而上的理想色彩而言﹐回歸到現實層面﹐甚至以市儈的角度考慮﹐如果 study-area 越來越有名氣﹐我相信對團隊中所有成員來說﹐都有百利而無一害(事實上﹐我在台灣的許 多既得利益﹐都可以說得助於網站這個窗口)。當網站越來越多人看﹐您的文章越來越受歡 迎﹐那您的實力也就越被肯定﹐主動找您的人也就越多。但是﹐前提是﹕網站真的夠好(重 質不重量)﹐大家真的夠努力(一分耕耘一分收穫)。我想﹐這是一榮俱榮、一辱俱辱的。先 將自己 open 出來﹐是第一步﹐再來是用心與實力了。看大家的智慧和眼光吧﹗ 好了﹐不知道是否說太多了.... 對了﹐如果老弟不反對﹐我想將這封回信也放到我們的站 務討論上面﹐希望讓更多人正確認識 study-area 的性質。 祝中秋愉快﹗ Kenny p.s. 我很喜歡您新寫的自我介紹﹗ ****** end ****** 2001/09/2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