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裝CVSUP
|
|
<<快速Ports安裝>> <<手工打造>>
|
|
安裝Cvsup 程式
|
|
遠端安裝cvsup程式
|
|
由於FreeBSD習慣上,另外加安裝的程式設定檔大都存於/usr/local/etc以方便維護,因此我們照這個規則放置設定檔。
|
|
設定CVSUP
|
|
編輯supfile: 設定你要使用的cvsup mirror站台,你可以從http://freebsd.sinica.edu.tw/handbook/mirrors-cvsup.html找到可以設定的站台 *host=cvsup.tw.FreeBSD.org *default tag= 設定所要同步的版本 從http://www.freebsd.org/doc/en_US.ISO8859-1/books/handbook/cvs-tags.html得知 作者使用FreeBSD 4.x stable(穩定版本)所以使用 *default tag= RELENG_4 若使用=.,則是安裝最新版本的FreeBSD,但是作者個人比較不建議,除非今天你的機器主要是拿來測試用的。 接著決定要將檔案安置在那裡,由於我將我的原始碼及ports放在/usr中,因此我的設定是/usr。 *default prefix=/usr 接著決定CVSup的base(即本設定檔放置的地方),基本上內定為 *default base=/usr/local/etc/cvsup 由於是內定值,所以不打進去也沒關系,但是請記得先將這個目錄造起來! 由FreeBSD的handbook中說明,一般而言需要多加這一行,這個意思是將不需要的東西刪除,如你將JP語的DOC設在不抓取的設定裡,那麼下次CVSup時會將JP的DOC刪除。 *default release=cvs delete use-rel-suffix compress 接著決定我們需要什麼東西 src-all 指的是所有的原始碼 ports-all 指的是所有的ports,大部份的ports是針對最新版本的FreeBSD做的,因此大部份的Ports只能抓到最新版本,因此在這個部份會使用=.。 最後的supfile內容為:
|
|
設定refuse(不需要的原始碼)
|
|
refuse 指的是不同步的目錄,放置的地方應該是在/usr/local/etc/cvsup/sup/refuse 如一般而言,我們並不需要五國語言吧?所以我們只要挑我們自己需要的語言,那麼下面這幾行都可以加入我們這個檔案中。
|
|
執行CVSup |
|
就可以了 如果你擔心執行會有錯誤 可以先用造個空白目錄起來 接著執行 cvsup supfile 新造的目錄 如此就會把更新的內容存在新造的目錄,而不是在/usr中了! |
|
重編核心
|
|
請先參閱/usr/src/UPDATING看有無重要的說明,如果沒有就可以執行以下指令: cd /usr/src make -j2 world -j2 指的是同時之間有幾個在動作,j2指的就是有二個,詳閱man make。 6. 編緝核心 其請參閱編輯核心中的的設定及make buildkernel等二節。 |
|
參考文獻
|
|
http://www.freebsd.org/doc/en_US.ISO8859-1/books/handbook/cvsup.html http://freebsd.sinica.edu.tw/handbook/synching.html ftp://freebsd.csie.nctu.edu.tw/pub/CVSup/00README.BIG5 |
|
如有膠誤,請來信指教 PowerBy 梁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