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來我們要選擇安裝來源,請將光棒移至 Media 選項,按下空白鍵進入『安裝來源選單』︰

- CD/DVD -> 從 FreeBSD 的安裝光碟片安裝
- FTP -> 從 FTP 伺服器安裝
- FTP Passive -> 從 FTP 伺服器安裝,需透過防火牆
- HTTP -> 從 FTP 伺服器安裝,需透過代理伺服器
- DOS -> 從 DOS 分割區安裝
- NFS -> 從 NFS 安裝
- File System -> 從已存在的檔案系統安裝
- Floppy -> 從軟碟安裝
- Tape -> 從 SCSI 或 QIC 磁帶機安裝
- Options -> 前往 Options 選單
FreeBSD 提供許多安裝來源,看您要使用何種安裝來源,就選擇那個選項。目前最常被使用到的有 CD/DVD、FTP、File System
等安裝模式,如果您使用 CD/DVD 安裝,您不需做任可設定,最多也只是選擇使用哪臺光碟機 -- 如果您有一臺以上的光碟機的話。
而 File System 安裝也很簡單,只需要告知安裝程式 FreeBSD 的安裝檔案是存放在哪個邏輯分層中即可 (如︰ad1s1e)。
我們將為您介紹 FTP 安裝方式,因為它將會多出一些選擇與設定手續,且現在寬頻也已很普及了,透過網路安裝並不會多費時。
在選取『FTP』選項後,首先出現的是 FTP 伺服器的選單︰

- Primary Site -> 官方站臺 ftp.freebsd.org
- URL -> 輸入網址指定未呈列出的站臺
其中因列表中的伺服器數量頗多,已超過一頁所能顯示了,您可以使用 PageUP、PageDown
鍵來捲動頁面;在上圖我們已將非臺灣的站臺予以去除掉了,所以您看到的畫面將會與上圖有所不同。
我們當然是選擇臺灣的站臺了,共有四個站臺可供選擇。
目前臺灣已有 ftp1.tw.freebsd.org ~ ftp9.tw.freebsd.org 等站臺有提供 FreeBSD
安裝套件,而在伺服器列表中僅提供四個站臺,至於第五個站臺您可以選『URL』來輸入網址;如果您知道有任何可信任且離您較近的 FTP 伺服器有提供 FreeBSD
安裝套件的,您也可以在此輸入網址。

因為筆者在自己的區網中已有透過 ISO 映象檔來提供安裝服務,所以直接輸入區網中的 FTP 位址與路徑即可快速安裝。
再來會進入『網路介面選單』,您所看到的網路介面內容應該會與下圖不太相同︰

您要選擇一個網路介面來使用,通常是選擇網路卡的介面,不同的網路卡晶片在 FreeBSD 中會有不同的裝置名稱,目前俗稱的螃蟹卡大都採用 RealTek 8139
的晶片,其在 FreeBSD 中的裝置名稱為 rlx,其中 x 代表相同晶片網卡中的第幾塊,0 代表第一塊。
各網路卡晶片在 FreeBSD 中所代表的裝置名稱,您可以到 http://www.freebsd.org 查詢。
選定好網路介面之後,按下 Enter,您會看到如下的訊息︰

這是尋問您是否要使用 IPv6 的通訊協定,因目前此協定尚未普遍,我們就使用其預設值『No』,直接按下 Enter 吧。
此時會再詢問您是否使用 DHCP 的畫面︰

如果您不需要使用 DHCP(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,動態機器組態配置),選擇 [ No ] 然後按
Enter。
若選擇 [ Yes ] 會執行 dhclient,如果成功,它會自動將網路組態資訊填上。如果不成功或選 [ No
],將會進入『網路設定選單』要求您給予相關的網路設定值。
現在,您可以拿出先前所蒐集的網路設定相關資料,在如圖中的欄位依序輸入其設定值。
Host -> 主機名稱。一般來說是以它主要從事的工作性質來命名,比如它是要拿來當 Web server
的,則可以取名為 www
Domain -> 網域名稱。這臺主機所位於的網域,比如︰mynet.com
IPv4 Gateway -> 通訊閘道
Name server -> 網域名稱伺服器 (DNS 伺服器)
IPv4 Address -> IP 位址
Netmask -> 網路遮罩
Extra options to ifconfig -> 額外參數。給 ifconfig
用的額外參數,通常是不用填的
填完後選取『OK』離開,返回『自訂安裝選單』畫面。
|